簡單來說就是企業為什么要招這個人,比如,客戶想招聘一個銷售經理,負責華北區域。那你就會想,為什么會招聘這個職位呢?是新增還是替換?為什么會替換?為什么會新增?是出了一個新的產品線?還是要開發新的市場?那么接下來需要這個人做到什么程度呢?一年內要怎么樣呢?兩年內要怎么樣呢?公司對這個市場的重視程度怎么樣呢?除了招聘之外,對這個市場又做了哪些投入呢?……
這些就是職位產生的由來,也就是我需要跟候選人在介紹職位的時候所講的故事。我的故事越生動,越詳細,我就越知道自己需要找什么樣的人。
比如:
H公司需要找華北區域的銷售總監,負責華北區的銷售團隊的搭建,因為之前H公司的主要業務都在華南,華北并不是重點,如今公司投資了幾個億,打算拿下華北市場,希望五年內能夠拿下華北。
1、要有從零到一團隊的搭建能力;
2、要有陌生市場開發的能力,最好是有華北市場成熟的客戶資源;
3、要能夠負責相應體量的盤子的經驗,如果實在不行,略微小一些也行;
4、要有血性和斗志,因為涉及到可能會跟競爭對手去搶份額,維穩的人肯定不行;
5、需要有切實可行的方案,畢竟幾個億的投資來做一件事,需要聽聽類似的想法。
如此,簡單的人才畫像便勾勒出來,然后再拿著這個標準的想法去人群里面找,便會比一份簡簡單單,不痛不癢的JD要清楚的多。
很多問題可能連HR自己都不清楚,如果只是前世今生還好,但是如果是很多隱晦的東西,那就很要命。比如企業文化、領導風格、三觀、思維模式等等軟性的東西,HR自己說不清楚,她不知道什么樣是合適的,但是卻知道什么樣的 是不合適的,那真是要了親命了……
我習慣用的是兩種辦法,第一種就是找這個公司內部的人聊;第二種就是找這個行業里面的人聊。
內部的人有可能是這個崗位的平級或者下級,他們非常了解情況。很多獵頭會喜歡繞過HR直接跟Line Manager溝通,這個方式見仁見智吧,有些公司真的很敏感這件事,如果HR知道了會很生氣,不過有的公司就無所謂,甚至可能很歡迎。
聊的時候也要留心,如果是心理沒有把握的人選,盡量不要直接說,我在給你們什么什么崗位招人,因為很多公司為了節省費用,會有很高的內部推薦獎,如果讓他們知道了現在詳細的崗位信息,很有可能就內部截胡了,畢竟他認識的人很有可能比你多,這就很尷尬了。
你可以用另一個職位來做切入,聊一下他們內部的市場情況,他們的公司發展,然后適當引出話題:我聽說你們下一步要布局華北市場,是真的假的?那你知道誰來負責嗎?那邊情況怎么樣呀您清楚嗎?那會對你們有影響嗎?那邊會招人嗎?
這樣聊,人選會以為你還沒有跟他們合作,想找個機會合作,戒備心就會降低一些。
小技巧有很多,不過如果這個人已經知道了內部在招聘,那就沒必要藏著掖著了,直接說就行,問一下這個崗位的情況,人選會比較清楚。
客戶公司外部的人也會比較了解,尤其是競品公司的人,可能時刻關注著整個市場的情況,跟他們聊得時候,無需避諱,直接聊就ok,因為反正也是要招過來的。如果人選不考慮,也沒關系,正好來了解市場。
PS:我個人一向喜歡等價交換,無論是信息還是職位,如果愿意跟我聊一些的人選,我會用同樣的信息和思考結論來互相交流,甚至會幫助他提供一些面試技巧和跳槽技巧,后面如果有事需要幫忙,我也會把他的需求往前排,互幫互助才能長久。
從人才畫像上逐漸找到這個崗位適合的人,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點,當然,通過了解JD來知道人才只是一個方面,同時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,就是提煉這個崗位的selling point。
有的企業放出的職位真的是很“坑”,比如我前面舉的這個例子,人選需要自己去帶團隊,開發陌生市場,在很多已經占據主導地位的競品公司手里面搶市場,這是個非常難的工作,面臨的風險和工作的強度非常大。
一般這個級別的人,如果有很安穩的職位,能夠吃著自己的客戶資源,為什么會考慮這樣挨累還不一定討不討好的職位呢?
不是的,首先,根據這個職位的情況來說,雖然給了個總監的title,但是其實干的就是個經理的活,甚至在前期沒有團隊的時候,這個人干的是個銷售的活,一般已經到了總監的級別,很少會愿意再從零開始,那么如果找一個長年累月由于編制和體系的問題,業績優秀也無法晉升的資深經理是不是可以呢?
如果公司愿意接受這個人成長的代價,那么把這樣一個又便宜又能干的人接下來,無疑也是一種選擇,而對于這個人來說,就有了一個獨立負責大市場,同時晉升總監的機會,那算不算是一種selling point呢?
此外,如果我們了解到這個市場的成熟度,或者公司對于這個市場的投入,那么這些投入都有可能成為人選上任后,可以調用的資源,那么這樣操盤過程中,對于銷售流程、客戶資源的積累,是不是會成為以后晉升下一階段,或者自己出去單飛的一種資本呢?
當你深刻的了解了職位的前世今生,你會發現,很多職位只是對一部分人來講是“坑”而已,如果你找到了對的人,這個崗位就瞬間“變廢為寶”了。